秉承匠心精神,打造 精致產品;
開拓全新視角,創造核心價值; 堅持共贏理念,營造貼心服務;
![]() |
![]() |
![]() |
![]() |
01/23
2021
不知不覺間,微信已經走過了 10 個年頭。在這 10 年間,...
不知不覺間,微信已經走過了 10 個年頭。在這 10 年間,微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簡單聊天軟件,發展成為一款擁有超過 12 億月活用戶的數字生活平臺,可謂是國內當之無愧的社交之王,是我們生活之中離不開的一部分。
2011 年 1 月 21 日,微信 1.0 悄悄開始測試,當時的它只有簡單的文字交互功能,就連簡單的群聊功能都不支持。在這 10 年間,微信不斷進行功能更新,從基礎的好友關聯、語音交互等社交功能,到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等生活功能,我們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它的進步。
增加功能不一定代表著能夠獲得用戶的好評,微信這 10 年來的更新,總體來說算是褒貶參半的,其中有廣受好評的優質功能,自然也有備受爭議的平庸功能。借此機會,小雷今天就帶大家回顧微信 10 年 10 大功能,一起來看看微信在這 10 年間發生了什么變化。
微信是一款社交軟件,那么它的功能更新自然也要從社交功能開始做起?,F在我們在微信上既可以進行傳統的文字交流,也可以隨手發送語音信息,甚至實時進行在線的語音聊天 / 視頻聊天等等,微信的存在幾乎替代了傳統通信的作用。
S60v5/S60v3 版 微信語音發送
事實上,騰訊微信團隊直到 2011 年的 5 月推出微信 2.0 版本,才正式加入發送語音的功能。正如官方介紹:“輕輕按住說話,松開后對方就能收到您的聲音?!卑l送語音功能成為了微信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具代表性的功能之一,人們終于可以使用語音兩種模式進行更加直接的交流,而不用再像 2G 時代一樣通過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微信 2.0 版本推出 5 個月后,騰訊微信團隊在 2011 年 10 月發布了微信 3.0 版本。大家眾所周知的 “搖一搖”功能,正是在這個版本加入的。根據官方介紹,微信 “搖一搖”屬于隨機交友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手機匹配到同一時段觸發該功能的微信用戶,從而增加用戶間的互動頻率。
早期的微信,旨在打破熟人社交,開辟陌生人社交市場。微信 “搖一搖”將陌生人社交成本降到最低,在當時引發了一陣 “搖手機”的熱潮,很多人在活動、在聚餐、在宴會時都會坐在一起搖一搖,期待發現新的好友。
2012 年 4 月,微信 4.0 版本正式更新,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朋友圈功能正式上線。根據微信官方介紹,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和圖片,同時可通過其他軟件將文章或者音樂分享到朋友圈,其他用戶可以對好友新發的照片進行 “評論”或 “贊”,表達自己的態度。
社交,一般指社會交往,即人與人之間相互往來,進行物質、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對比新浪微博,微信朋友圈算是一個更加私密的熟人圈子,這讓用戶更加熱衷于使用朋友圈來分享大大小小的新鮮事。朋友圈這樣一個具有濃厚社交屬性的產品,推動著微信從即時通訊工具往移動社交應用的方向發展著。
騰訊微信團隊在微信 4.2 版本更新了視頻通話功能,顛覆了用戶對于通信功能的認知。依賴于高速網絡技術的普及,用戶終于可以實現和朋友面對面交流,而非單純的在線語音通話了。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披露的微信最新數據顯示,每天約有 3.3 億用戶進行視頻通話,可見這個功能是相當成功的。
2012 年 8 月 17 日,微信公眾平臺向普通用戶開放注冊,微信公眾號的序幕就此揭曉。隨著時間發展,公眾號目前已經成為了很多人每天都要打開的自媒體平臺。根據官方介紹,直到今天,微信公眾平臺已經聚集超 2000 萬公眾賬號,每天都有 3.6 億用戶閱讀公眾號文章,不少作者通過原創文章和原創視頻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可見一斑。
說到移動支付工具,第一時間浮現在你心里的會是什么呢?我覺得大部分人基本上還是支付寶或者微信二選一吧。2013 年 8 月 9 日,微信 5.0 版本正式上線,微信聯合騰訊財付通引入了綁定銀行卡、充值錢包余額、實現一鍵支付的功能,一個屬于微信支付的時代就此拉開序幕。
現如今,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稱得上是移動支付市場上的 “兩極”。2020 年第二季度,支付寶、騰訊金融分別以 49.16%、33.74% 的市場份額位居前兩位,兩者市場份額總和達到 82.9%,行業集中度非常高。話雖如此,兩款產品的完成度還有著不少的差距,微信支付還需奮力追趕。
緊跟著微信支付上線的,就是現在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的微信紅包了。當時,普通用戶可以發放兩種紅包,其一是普通的等額紅包,可以點對點或者群聊發送,另一種則是隨機金額的 “拼手氣紅包”,也是微信用戶最喜歡用的紅包,只需要設置好金額和紅包個數,即可生產金額不同的紅包,增添群聊趣味性。
自正式上線后,微信紅包功能迅速流行開來,這個由騰訊在 2014 年初在微信上面推出的虛擬紅包功能,不僅成為了一種朋友之間溝通交流、增進友情的手段,甚至在潛移默化之中替代了傳統紅包的功能,甚至成為了新時代的民俗文化。
2016 年 1 月 11 日,騰訊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公布了 “微信小程序”這個全新概念。簡單來說,小程序是一種不需要下載安裝即可使用的應用,它不僅實現了應用 “觸手可及”的夢想,而且還連接著 12 億微信活躍用戶,擁有著數額龐大的用戶群體?!拔⑿判〕绦颉痹?2016 年 9 月 21 日開啟內測,并于 2017 年 1 月 9 日全網上線。
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微信公開課 PRO 上,張小龍分享了這樣一組數據,微信小程序日活躍用戶突破 4 億,小程序 2020 全年交易額同比增長超 100%。此外,微信粵康碼累計服務 8 億多人次,累計亮碼次數多達 200 億,防疫行程卡累計服務 5.5 億多用戶,訪問次數高達 19.4 億,在疫情期間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2020 年 1 月 22 日,微信官方宣布 “視頻號”進入內測階段。近些年來,短視頻內容在互聯網上異?;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崛起,讓微信感到了一定的威脅。張小龍判斷,視頻化表達將是下一個十年內容領域的主題。視頻號,可以說就是微信在短視頻內容上做的一次嘗試。
作為微信在 2020 年的明星產品,騰訊微信團隊選擇將大部分心血都注入到「視頻號」當中。為了完善它的功能,他們不僅傾其所能給視頻號最好的曝光位置,而且還在每次更新中不斷地完善著視頻號的功能。正如微信公開課講師 jeanhuang 所說:“視頻號是一個仍在發育的產品!”,我們也期待著它的發展。
2020 年 9 月 9 日,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正式召開。在大會開始前,騰訊微信團隊接受采訪表示,“搜一搜”功能正式上線。所謂的 “搜一搜”,其實就是在微信聊天對話窗口內置的一個簡易搜索功能。如下圖所示,用戶可以通過長按聊天窗口當中任一消息觸發二級菜單,可以看到二級菜單最后一個功能就是新增的搜一搜功能,用戶只要點擊這個窗口就可以自動觸發搜索界面,可以隨意打開搜索結果。
小雷覺得,“搜一搜”這個新功能其實還挺實用的。比如自己和別人聊天侃地時,對面說了啥專業術語自己完全不了解的,直接長按搜索,瞬間就能掌握吹水資本。如果別人給自己發來快遞單號,只需要長按快遞單號搜索,即可跟蹤快遞進度,使用起來確實會方便不少,希望微信團隊日后能夠繼續優化搜索能力吧。
有的用戶覺得微信變了,不再是原本那個追求 “小而美”的社交軟件了。從小雷列出來的重要功能更新列表也可以看出,微信前期更新的主要都是發送語音信息、搖一搖、視頻聊天這樣的社交功能,后期則轉向微信支付、小程序、公眾號、視頻號之類的綜合功能,再也沒有推出過什么重磅社交功能。
小雷認為,這個問題是有兩方面原因的。首先,以社交軟件而論,微信其實算是一款早已進入 “成熟期”的產品。產品進入成熟期意味著用戶已經基本養成使用習慣,頻繁改動功能、甚至添加全新功能,往往會讓用戶在使用時感覺到不適應,甚至引發用戶反感。正因如此,微信才會在推出新功能的時候萬分謹慎。
另一方面,如今的微信早已不是單純的社交軟件,而是一個聚合多種功能的綜合服務平臺。用戶可以在微信進行聊天、完成支付、使用小程序、閱讀文章、觀看視頻,信在我們生活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因為產品側重點的不同,自然就不會把心思全部放在社交上,社交功能的更新速度自然減緩。
互聯網環境瞬息萬變,很難有一個應用能夠長期保持活躍度。微信之所以能夠稱霸國內市場這么多年,就是因為它并不滿足于單純做一個社交 APP,而是想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去。如果微信可以在更新廣告、支付、視頻號等功能的同時,把廣大網友所期望的消息云同步或大文件發送功能更新一下,那自然是再好不過。
01/16
2021
伴隨著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大趨勢,產業互聯網將是長期受益...
伴隨著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大趨勢,產業互聯網將是長期受益的優質賽道。B2B內參在本篇報告中系統地梳理了中國產業互聯網行業:從市場前景到競爭格局,從商業模式到估值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進一步探討如何選擇產業互聯網細分賽道。
疫情加快產業互聯網發展進程:2020年以來,我國產業互聯網上市公司股價呈倍數增長,產業互聯網進一步受到各方關注,那為什么中國產業互聯網在這兩年開始爆發?主要由于:1.政策持續利好,鼓勵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2.疫情按下產業互聯網加速鍵;3.新基建提升核心基礎設施支撐力;4.互聯網紅利向B端轉移,產業互聯網逐漸興起;5.經濟存量時代,產業互聯網降本提效
我國產業互聯網還處在早期,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逐年上升,增速維持在10%以上的較高水平,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7.8萬億元。2020上半年,中國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25.3萬億元,預計2020全年市場規模將達51.5萬億元。
產業互聯網賽道特點:市場規模大且產業鏈長;產業鏈各環節高度分散且效率低下;流通的SKU數量繁多且可被數字化;平臺增值服務延伸空間大。
產業互聯網公司估值:早期項目看標桿、天資、團隊;中期項目估值邏輯建議采用EV/S估值,PS估值,參考要素:平臺GMV成長性,交易流水質量,平臺粘性及客戶價值;成熟期項目首選PE作為估值方法,建議對標公開市場估值情況,考慮IPO。產業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本質是資源整合能力和運營能力的競爭,估值參考指標包括:現金流、毛利率、成長性、周轉率。
應該如何理解產業互聯網 ?
產業互聯網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上漲
年初至今,我國產業互聯網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上漲,之前B2B內參做過統計,截止2021年1月6日,近三年上市的產業互聯網上市公司集體走強,股價大幅上漲,其中交易平臺型企業貝殼漲208.7%,國聯股份漲1100%;SaaS型企業明源云漲209.7%,中國有贊漲403.45%,微盟集團漲519%。
和美國產業互聯網行業的群星閃耀相比,中國的產業互聯網還處在早期階段。據統計顯示,在美國科技股前20位的上市公司中,有7個是產業互聯網公司,其市值等于美國最大規模的20個上市公司市值的50%,中國還沒有出現這一現象。中國產業互聯網是個巨大的藍海,正在蓬勃發展,上市公司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產業互聯網相對于供應鏈創新、工業互聯網的區別?
產業互聯網與供應鏈關系密切。從概念上講,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過程。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物流服務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推動了供應鏈管理的創新。供應鏈創新的核心就是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充分運用互聯網新技術,提升供應鏈的效率,降低供應鏈的成本。
而產業互聯網的核心也是圍繞供應鏈的效率提升、成本降低,但是更強調從全產業的供應鏈角度,通過各種互聯網的新技術手段,構筑更加完善、更加廣泛的產業服務體系。產業互聯網強調構建服務的基礎設施,強調服務創造價值,通過整合資源、共享資源和服務,從而實現生產方式(智能制造)、服務方式(共享服務)、價值創造(合作共贏)等多方面的轉型發展。
關于產業互聯網和工業互聯網,大多數會把這兩個概念混淆??陀^的講,產業互聯網提出的時間更早,而工業互聯網是在GE提出之后流行起來的。不過,一些行業人士認為工業互聯網就是產業互聯網,或者反之亦然。其實這兩個概念既有聯系也有區別。
兩者的區別:產業互聯網包含第一、二、三產業,工業互聯網主要針對工業/制造業;產業互聯網強調通過“商業模式創新+利益機制優化”進行整個產業的重新分工和要素重組,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則更多關注制造企業本身的智能制造和生產過程控制水平的提升。
兩者的聯系:對于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工業互聯網是產業互聯網的基礎和前提。行業骨干企業只有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形成內部的核心能力,才有可能進一步平臺能力開放化,升級為面向整個行業的賦能和共享服務平臺。
產業互聯網為什么近兩年開始爆發 ?
政策利好,2020年首獲國家政策認可
2020年4月7日,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印發了《關于推進“上云用數賦智”行動,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首次提出“構建多層聯動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這是“產業互聯網”首次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同時被正式“定調”。實際上近年來,國務院、工信部、商務部等部門發布多項政策,從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供應鏈創新等角度,為產業互聯網發展構建了利好政策環境。
疫情按下產業互聯網加速鍵
2020年,疫情在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帶來挑戰和困擾的同時,也按下了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加速鍵。疫情期間,產業互聯網所顯示出來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已有目共睹。B端企業對產業互聯網的內在需求被激發,大量垂直產業引入數字技術,以互聯網醫療、教育直播、遠程辦公、B2B交易平臺以及在線公共服務等為典型代表的新興數字化業態呈現出爆發態勢,不僅對抗疫復工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經濟復蘇帶來了曙光。
新基建提升核心基礎設施支撐力
新基建項目中,5G、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四類是發展產業互聯網的核心基礎設施,是產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保障。以5G為例,工信部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已建設超70萬個5G基站,預計到2022年,全國5G基站將接近400萬個,強力支撐產業互聯網應用場景落地。新基建的建設,將推動產業互聯網向各行業縱深發展,加快行業數字化進程,同時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生產體系和商業模式。
互聯網紅利向B端轉移,產業互聯網逐漸興起
隨著人口紅利見底,互聯網紅利從C端逐漸向B端轉移,產業互聯網誕生。產業互聯網連接產業鏈各環節,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產業效率,最終實現產業賦能和推動產業升級。目前,國內的產業互聯網行業初步從產業互聯網電商交易平臺向供應鏈服務和工業互聯網方向發展。國內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受到客觀市場規律和政策引導的雙重驅動,未來空間廣闊。
經濟存量時代,產業互聯網降本提效
經濟存量時代,無論是消費、外貿、基建、GDP,中國經濟都很難再有過去的兩位數增長。對產業互聯網來說,經濟存量時代更是利好的時候。因為經濟飛速增長的時候,大家都在做增量。而經濟存量時代,效率為王,企業乃至政府都會想盡辦法提高效率,而產業互聯網的核心就是效率提升。對于產業互聯網而言,無論多么高大上的商業模式,如果不圍繞降本增效,根本就無法融入產業。
中國產業互聯網市場空間有多大 ?
產業互聯網是一片藍海,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逐年上升,增速維持在10%以上的較高水平,2019年市場規模達到47.8萬億元。2020上半年,中國產業互聯網市場規模達25.3萬億元,預計2020全年市場規模將達51.5萬億元。
據統計,我國擁有61個行業產業鏈的市場規模超過1萬億,如果每個行業都構成產業互聯網,有個2~3%的利潤或者效益出來,就產生1萬多億,如果股票市場市值去評估是20倍的話,那就值20萬億的上市公司市值。如果說中國的消費互聯網市場目前只能夠容納幾家萬億元級的企業的話,那么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就有可能容納幾十家上百家同等規模的創新企業。
從中國產業互聯網產業結構看,產業互聯網主要包含產業電商為核心,供應鏈金融、網絡貨運為兩翼,SaaS、大數據等為支撐等多種平臺業態。具體來看,交易類平臺在整個產業互聯網平臺市場規模中占比超五成,2020上半年中國交易類平臺市場規模達13.6萬億元,預計2020全年市場規模達27.5萬億元。2020上半年九家產業電商上市公司總營收達824.2億元,凈利潤總額5.35億元。
SaaS方面,隨著我國云計算基礎設施建設逐漸成熟,未來SaaS領域將迎來爆發。相較于全球云計算市場主要集中于SaaS領域,我國云計算行業由于起步較晚,目前仍然以IaaS為主。根據中國信通院,2019年中國公有云市場規模約689億,同比增長58%。其中規模最大的是IaaS,市場規模達到453億,占比約66%,同比增長67%;PaaS市場規模為42億,占比約6%,同比增長92%;SaaS市場規模為194億,同比增長34%,占比約為28%。根據IDC預測,未來五年,中國企業SaaS市場會以37%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仍存在著巨大增長空間。
產業互聯網市場主要玩家
產業互聯網形成了B2B電商平臺、互聯網巨頭、行業龍頭企業、央國企、技術服務商等多方競逐的發展格局。目前,由于各垂直行業基本處于數字化的初級階段,因此還未形成直接競爭,各方結合自身優勢形成了差異化發展策略。
B2B電商平臺:自2012年開始,各賽道的B2B電商平臺在經歷數年探索之后,終于形成了以交易為核心,配套支付結算、倉儲物流、SaaS、數據以及供應鏈金觸等服務的數字供應鏈范式。通過數字化扭升產業鏈、供應鏈效率,扭產業宜聯網發展大方向。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強勢入局產業互聯網,憑借在云計算方面的科技優勢,通過生態合作、投資并購、孵化等方式,多維度同步切入,層層布局。
行業龍頭企業:在垂直產業里,一批龍頭企業開始轉軌產業互聯網實現二次增長,具體可以分為兩種橫式。第一種是具有廣泛經銷網絡的企業,通過平臺化轉型,成為新的數字做應鏈平臺,如辦公用品領城的齊心集團,第二種是將在身在垂直行業里的技術能力、專業能力對外開放,并以此形成產業互聯,如海爾全新打造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
央國企電商平臺:隨著央國企改革的深入,其打造的電商平臺從內部采購信息化部門升級為有上下游數字化縱深服務能力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在央企電商聯盟推動下,國內200多家央國企開始抱團發展,憑借背后的強勢資源,將成為產業互聯網領域的重頭。
技術企業:一批具有上下游連接能力的技術企業通過系統連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成為新的鏈主。通過技術層面的協同,整個產業鏈效率導到倍數級提升,同時會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地方政府:圍繞區域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政策推進產業互聯網示范項目建設,打造產業互聯網創新基礎設施。為產業互聯網平臺提供政策指導、資源支持、產業基金引導,以及早期推動籌建產業互聯網平臺公司等。
金融機構:通過和產業互聯網平臺合作,以產業互聯網平臺的產業數據和信用體系為基礎開展基于在線交易的供應鏈金融服務,以金融切實賦能實體產業,實現普惠金融目標。
什么行業適合做產業互聯網 ?
市場規模大且產業鏈長:產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流通環節的參與者,其所面對的市場空間是該領域終端銷售規模和渠道利潤空間共同決定的,其中流通環節利潤空間往往直接與產業鏈長度和流通環節數量的多少相關。例如汽車配件和MRO行業都是規模大、增速較快,且流通環節存在多級批發商、貿易商等層層加價的典型代表;反觀一些大宗商品行業雖然流通貨值巨大,但產業鏈環節相對少,渠道利潤空間稀薄,可供產業互聯網平臺享受的市場蛋糕反而不及很多其他細分賽道。
產業鏈各環節高度分散且效率低下:如果行業上游存在眾多中小廠商/供應商,下游存在眾多終端/次終端客戶,則產業互聯網平臺的議價能力能夠得以充分顯現(這種議價能力體現在批零價差、賬期等方面);例如生鮮農產品賽道,從生產到批發零售均極為分散,流通環節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而例如油品、整車等行業上游資源端廠商話語權較強,對分銷渠道把控嚴密,留給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施展空間有限。
流通的SKU數量繁多且可被數字化:SKU的品類、型號數量越多,供需雙方實現交易準確匹配的難度越高,通過數字化管理實現基于SKU數據庫的精準選品匹配和庫存周轉優化的空間越大。同時,SKU越非標、長尾特性越明顯,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渠道整合價值越凸顯,平臺的一站式采購能夠極大降低傳統模式下廠商對接眾多中小供應商帶來的隱形采購成本。
平臺增值服務延伸空間大:產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并不僅止于和下游采購方完成交易,在很多細分領域,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的B端客戶還需要為其下游企業或C端消費者用戶提供各種關聯增值服務,而在傳統供應鏈模式下,這些B端商戶由于規模和資源所限,難以很好滿足終端客戶的需求。在這些領域中,平臺通過“S2B2C”的模式進行產業升級的延伸空間巨大,即由S端供應鏈平臺賦能于B端,并共同服務于終端企業或個人客戶。如果平臺能夠積累后端資源能力并對小B賦能,幫助小B更好地服務終端客戶,則可以在提升產業鏈整體效率的同時,獲取更大的附加價值。
產業互聯網的常見范式
對流通環節進行整合
從流通環節整合切入的玩家也是第一批產業互聯網變革者。大家的模式和切入點各有異同,但本質上都是通過交易的線上化、標準化和規?;?,形成有意義的交易規模,成為行業的中心企業,實現對產業鏈條中角色和利益的重新分配。
我們觀察到,流通環節的中心企業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超級渠道”類型的中心企業:本質是希望成為所有流通玩家中效率最高、規模最大的“超級分銷商”?!俺壡馈蹦J皆诋a業互聯網領域最為常見,許多行業的頭部公司都是“超級渠道”的代表,例如,食材行業的美菜、快消行業的易久批等等。
第二種是“marketplace”類型的中心企業:本質是通過“連接”,為行業提供一個更高效、更透明的商品發現和價格發現機制,從而實現行業中交易關系的重構,進而推動原有玩家們的優勝劣汰。成功的“marketplace”企業往往出現在SKU分布長尾且選擇豐富、市場中價格選擇豐富或波動較大、上下游交易關系不穩定的行業,這樣的行業可以讓“marketplace”的商品發現和價格發現價值最大化突顯。
賦能和整合優質產能的新一代服務網絡
如果說流通環節的整合可以借鑒海外成熟市場的渠道收斂路徑,那么介入生產環節的變革則更具中國特色。中國是“世界工廠”,擁有全球過半江山的制造產能,不乏優質產能,它們過去多作為海外品牌的代工廠,如今不再滿足于代工,積極擁抱國內的新渠道,而許多行業的需求端也正處國產替代的紅利期。
于是,出現了一類新興渠道,它們從賦能和整合生產端的優質產能入手,形成覆蓋生產、流通和服務的縱向一體化模型。
在生產環節進行技術改造
通過新技術對生產環節進行智能改造,提升效率和敏捷度。紡織產業互聯網獨角獸企業百布就是典型企業,百布從流通環節的B2B起家,后期也延展到生產業務,通過AIoT鏈接30萬臺織布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坯布生產智能云工廠,并通過集中化的原材料采購獲取成本優勢,可以大規模承接并快速交付下游一批商的坯布生產需求。百布的成功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生產環節技術改造的機會。除了服裝行業,工業制造、醫療制造等多個行業也陸續顯現出類似的創新企業。除了點與點之間協同的交易型企業(即“云工廠”),還有許多對單個制造環節進行智能化改造的技術型企業。
產業互聯網企業如何估值 ?
早期項目估值邏輯
首先,看標桿??梢詫撕韧馔?,通過與同行各項創業要素的對比獲得公司估值;如果公司屬于行業首創,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商業模式被認可的情況下也可以獲得一定估值溢價。
其次,看天資。在沒有對標企業的情況下,考慮所在產業市場空間是否足夠大,對于行業現有痛點的解決程度,市場空間越大、行業痛點越突出,估值越高。
最后,看團隊。產業互聯網屬于商業模式創新,未來能否成功取決于資源整合能力、商業模式迭代速度和運營效率,因此,創始人團隊在行業內資源積累、是否連續創業、執行能力等都會成為估值的重要參考指標。
中期項目估值邏輯
產業互聯網中期項目一般商業模式已經確定,同時,平臺流水迅速提高,公司營收和團隊規模逐漸擴大,但是仍然處于快速搶占市場的投入期,公司尚未盈利,建議采用EV/S估值,PS估值方法作為參考:
確定估值水平需要考慮的三個要素:
平臺GMV成長性:成長性高的平臺獲得的估值更高;
交易流水質量:針對不同行業平臺,大宗商品類等相對交易流水較易做大的平臺估值水平較低;
平臺粘性及客戶價值:交易平臺對于客戶生產經營非常重要,處于核心位置,而且可以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增值服務,該類平臺估值更高。
成熟期項目估值邏輯
產業互聯網成熟期項目一般市場競爭地位初步確立,商業模式確定,營收和利潤具備一定體量,該階段企業具備了走向公開資本市場的基本條件,市場集中度提升成為未來跨越式發展的關鍵。該階段企業建議首選PE作為估值方法,兼顧項目成長性,考慮PEG。
PE=每股股價/每股收益
PEG=PE/盈利增長率。
由于該類企業一般規模較大,一級市場融資逐漸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建議對標公開市場估值情況,考慮IPO。
產業互聯網公司估值參考指標
產業互聯網企業的競爭本質是資源整合能力和運營能力的競爭,具體表現指標如下:
現金流:目前國內產業互聯網平臺普遍處于規模擴張階段,絕大多數公司尚不盈利,因此現金流對于平臺的生存尤為重要。如果能夠憑借上下游議價能力和運營能力獲得正向現金流,則可以在尚未實現盈利的情況下持續擴大。
毛利率:產業互聯網平臺的毛利率水平一方面受限于行業特性,同時也取決于平臺的規模效應導致的采購價格優勢、細分品類差異化潛力、貼牌產品發展空間等。
成長性:在當前整體行業處在跑馬圈地階段的背景下,增長速度更快的公司將更有希望搶占優勢資源建立競爭壁壘。
周轉率:產業互聯網公司的基礎商業價值來自流通,因此資金周轉率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企業的周轉率主要取決于平臺對于上下游的話語權和議價能力、庫存管理能力以及供應鏈融資能力。
01/08
2021
應用程序操作很簡單,可以拉新的-提升-保留。 所有操作都是圍...
應用程序操作很簡單,可以拉新的-提升-保留。 所有操作都是圍繞這些方面進行的。
現在很多APP進行定向流量APP操作可以參考:好材運營系統。
定向流量由企業為用戶在使用應用程序時生成的流量支付(定向流量只能在指定的應用程序中消耗)。運營系統。
1、拉新免費下載APP或下載注冊發送流量分銷系統運營。
2、 推廣-免費使用流量APP或簽到分享抽獎,發送定向流量或老用戶給予定向流量,促進回歸企業運營系統。
保留-用戶的累積定向流量將促進流量的消耗,增加使用頻率,達到保留效果。
上海四季U路定向轉載sap系統與erp區別。
這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回答,現在流量比較貴,要玩,用戶流量入口,保留,轉化,問題比較多,關鍵是看產品。
APP運營系統:App運營推廣概念是什么?
App運營推廣sap倉庫系統使用教程。
主要指網絡營銷系統中與APP運營推廣相關的所有工作,包括APP流量監控分析,目標用戶行為研究,APP日常更新及內容編輯,網絡營銷策劃推廣等。
應用推廣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倉庫erp系統。
用戶人群定位:準確定位自己的應用人群是推廣的第一步,也是其開發后推廣的基石。 客戶人群定位是保證APP開發價值的首要動作,因此專業數據分析不可或缺。金蝶erp系統多少錢。
建立百科全書信息。 新鮮出爐的APP在網絡上一般是空白的,即網絡上沒有關于這個APP的信息,所以建立一個關于它的百科全書,如果有用戶可以搜索,用戶可以從百科全書中了解更多。設置百科一定要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有清晰的截圖,讓用戶能夠快速理解,理解。
建立一個微博。 微博是一種流行的產品,許多人可能在他們的手機上,它很容易讓用戶跟隨你和你互動,包括反饋,當他們了解你的應用程序。sap財務系統教程圖。
綜合推廣方案:APP推廣的成功要有方向,要全面,所以推廣公司的選擇非常關鍵。
周到的后期維護:很多人可能不明白,APP推廣不錯,用戶多,為什么后期維護什么。 事實上,一旦一個APP成功,就有很多類似的APP模仿和搶占市場,手機系統不斷更新的APP也要不斷進步,如何實現后期的市場份額仍然是一項很大的任務。
APP運營系統:手機App商城系統運營怎么做
對于普通智能手機用戶來說,智能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購物的利器,這不僅是因為用戶通過智能手機可以隨時隨地在購物中心網站上瀏覽商城所有產品和商業活動的細節,而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
01/04
2021
華為應用市場重新上架騰訊游戲。1 月 1 日晚間,騰訊游戲官...
華為應用市場重新上架騰訊游戲。1 月 1 日晚間,騰訊游戲官方發文稱,經雙方友好協商,騰訊游戲相關產品已在華為游戲中心恢復上架。
至此,新年第一天鬧出的 " 火藥味十足 " 游戲圈熱聞事件終于得以平息。
昨日凌晨,華為游戲中心社區發布官方公告稱:因騰訊游戲于 2020 年 12 月 31 日 17 點 57 分單方面就雙方合作做出重大變更,導致雙方的繼續合作產生重大障礙,將騰訊游戲從華為平臺下架。
隨后騰訊游戲迅速回應稱,因雙方未能如期續約導致下架,積極溝通爭取盡快恢復。
隨著手游用戶規模的迅速增長,APP 應用市場成為各大游戲廠商最重視的板塊之一。
數據顯示,2015-2020 年我國手機網絡游戲用戶規??傮w呈逐年增長態勢。截至 2020 年 6 月,我國手機網絡游戲用戶規模達 5.36 億人,較 2020 月增長 699 萬人,占手機網民的 57.5%。
2019 年我國移動游戲市場 Top3 企業分別為騰訊、網易和三七互娛,累計占市場份額達 66.4%。其中騰訊游戲市場份額為 44.8%,網易游戲占市場份額為 15.9%,三七互娛市場份額為 5.7%,騰訊在移動游戲市場一家獨大。
Copyright 2008-2027 青海蜂鳥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青公安網備案: 63010502000106 工信部備案號:青ICP備15000428號-4